【第二次的內觀修行十日課程心得,禁語與觀察身體感受的「冥想」能帶給我什麼智慧?】 ── 看見讓自己難以得到幸福的「信念」起源了!  第三集

楊子頡 Charkha.life 行銷經理
▋內觀修行第五日 『開始覺得無聊了』
▍連續坐三個小時達成
▋第五天上課內容: 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 & 十二緣起
▍四種執著:欲取、我語取、見取、戒禁取
▍十二因緣 ─ 終止輪迴之苦的方法

▋內觀修行第六日 看見小時候「生存策略」的根源,以及限制性信念。
▍相由心生 從「未竟事宜」到「信念」

▋第六天上課內容:諸行無常 & 感受生起又滅去的本質
▍佛陀的發明:從感受著手
▍次原子粒子Kalapa與感受

有過昨天接近三個小時靜坐的經驗,今天就更有信心了。

上午四點半開始的靜坐,很容易地就坐到早餐六點半。

八點開始的靜坐,後半時間大腿有很多刺痛的感受,

但這些感受有時候真的會突然就消失。

像是知道哭鬧抗議無效,習得無助感後就停止哭鬧的小孩似的。

不過,隨時還是會繼續出現的。

持續地維持平等心觀照身上的所有感受,到了十一點午餐鐘響時,

也不像過去那樣急著離開禪堂休息了。

我還覺得身體某一部份還沒掃描完呢,於是繼續把那遺留的部位觀察完,才睜開眼睛。

禪堂只剩下我一個人了。

我慢慢地走向餐廳,準備用餐,心裡有點幼稚地開心得意:

「我是坐最久的舊生了。我會更受歡迎吧~~」

餐廳裡學員們依然很安靜、避免眼神接觸地打菜跟吃飯。

當然沒有人會給我掌聲,或者任何鼓勵讚賞的表示。

我坐了那麼久,終於成為第一名了耶!

唯一的獎勵就是 ─
「主菜已經被夾光了!」

心想,下次鐘聲一響就立刻到餐廳吃飯才是正確的。

讓我想到趙州禪師用
「吃粥去吧,吃完粥去洗碗。」

回答學人怎麼開悟的故事。

「修行應該是別無所求的。」這樣的聲音又在我腦中浮現。

▍連續坐三個小時達成  開始覺得無聊。

下午依然可以坐很久,但不像昨日有什麼奇異的身體感受。

細微的感受也幾乎沒有出現,第一次感受到無聊的感覺。

我意識到這樣的念頭出現,覺得有點好奇為什麼會這樣。

因為這也是內觀時,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心。

感到「無聊」或「煩悶」,也是一種很小很小的「瞋心」哦。

這一切,很快地在隔天就會得到解答。

傍晚之際,靜坐中浮現了仙人似的欣霏姐姐在「仙島」的一樓演出的畫面。

那是一場有趣典雅的茶席。

她穿梭在席間,有時在桌子的一旁吟唱,有時甚至走上桌深深地作揖。

客人被她的歌聲與能量帶到了一個奇特的境界。

哈!又在打妄想了,繼續回到當下,觀察身上感受吧。

這段可能一兩分鐘的妄念小插曲,倒是娛樂了我乾枯煩躁的心。
民權西路站・東方味茶飲「仙島 SENTO」

圖片引用自 日和 HIYORI

▋第五天上課內容: 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聖諦 & 十二緣起

首先我們得接受苦的事實。苦無所不在,這是普世皆然的事實。

但當我們開始不起盲目反應地觀察,這就成為聖諦。

因為任何這樣依道而行的人,都將成為高貴賢聖的人。

當我們開始觀察第一聖諦,也就是苦諦時,苦的原因很快就會清楚浮現,我們也開始觀察它,這就是第二聖諦-集諦。

如果原因根除了,那麼苦也就根除了,這是第三聖諦-滅諦。

要根除苦就得有所作為,這是第四聖諦-道諦,根除病因的離苦之道。

我們開始學著不起習性反應地觀察,客觀地觀察你所體驗的痛,彷彿是別人在痛一樣。

就像科學家在實驗室中觀察實驗那樣去檢視。若是失敗的話,就再試一次,這樣再接再勵,你會發現你逐漸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了。

眾生都在捱苦受難。人生下來第一件事就是哭,出生即是一大苦難。

凡是生者都會遭遇生病及年老的折磨,但不論一個人過得再怎麼苦,沒有人想死,因為死也是一大苦難。

▍四種執著:欲取、我語取、見取、戒禁取

1.「欲取」,執著於欲望、執著於貪愛的習性。

每當心中生起貪念,生理感受就會伴隨而生。

我們喜歡表層的這種感受,希望它長久不斷,即使深層中已然掀起激動不安的風暴。

這就像是在搔抓傷口,抓癢只會使傷口惡化,但我們卻喜歡抓癢的感受。

同樣的,欲望一旦獲得滿足,伴隨這個欲望的感受也就消失了,而我們又生起新的欲望,希望這感受能持續下去。

我們變得對貪愛上癮,而使煩惱痛苦倍增。

2.「我語取」,執著於「我」,「我的」,卻不知道這個「我」究竟是什麼。

我們不能容忍這個「我」受到批評,或是任何傷害。

這種執著擴大到任何屬於「我」的東西,也就是「我的」。

如果所有「我的」都可以永久不變,「我」也可以長久不變地存有,那麼這種執著就不會帶來苦。

但自然法則是這兩者都不長久,遲早必然消失滅去。

執著於無常的人事物,必然帶來痛苦無疑。

3.「見取」,執著於自己的見解及信念,無法接受任何的批評,甚至無法接受別人有不同的見解。

我們不了解每個人都戴著有色眼鏡,而每個人鏡片的顏色都不一樣。

只有除去鏡片,我們才能如實看到不受雜染的真相,但我們卻對自己鏡片的顏色執著不已,擺脫不了自己的成見及信念。

4.「戒禁取」,執著於宗教形式、儀軌及宗教習俗。

我們不了解這些都只是外在的表相,其中並不包含實相本質。

一個人若是知道了直接體驗內在實相之道,但卻繼續執著於空洞的外在表相,這種執著就形成一種牽扯拉鋸,帶來痛苦。

生命中的所有苦難,只要進一步加以檢視,就會發現都是從這四取中衍生而來的,這就是悉達多.喬答摩在探求真理時所發現的。他還更進一步向內檢視,發現了苦的最深根源,了解了這整個現象如何運作,追索到苦的源頭。

▍十二因緣 ─ 終止輪迴之苦的方法

生是由於「有」的無止盡運作過程而來,而這牽涉到整個宇宙。

即使在死亡之時,這個過程也並不停止:肉體繼續在腐化解體,而意識則和另一個物質結構(色)產生連結,繼續流動,形成(有)。

為何會有這個「有」的過程?

佛陀清楚覺知原因是人所產生的執著,執著讓人產生強烈的習性反應,也就是「行」,會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。

臨終時,其中之一會在心中生起,並推動意識之流繼續下去。

而這執著的原因又是什麼?

佛陀發現執著生起是由於喜歡或不喜歡的剎那反應。

喜歡發展成很大的貪愛,不喜歡變成很大的瞋恨,瞋恨只是貪愛的對照,兩者都轉變成了執著。

為何會有這些喜歡或不喜歡的剎那反應?

只要反觀自身,就會發現這是由身體感受而起。

只要愉悅的感受生起,我們就覺得喜歡,想要將之留住及強化。

每當不愉悅的感受生起,我們就覺得不喜歡,想要將之擺脫。

那麼何以有這些感受?

顯然它們是因為感覺器官和對象接觸而來:眼睛見物,耳朵聽聲,鼻子聞香,舌頭嚐味,身體觸物,心起了念頭或是想像。

只要有所接觸,就必然生起感受。
「樂受」愉悅的、「苦受」不愉悅的、或是「不苦不樂受」中性的感受。

而觸的原因又是什麼?整個宇宙都充滿了感官的對象。

而只要六根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—在作用,就一定會和它們的對象「六境」接觸。

為何會有這些感官呢?

顯然它們是心物「名色」生命之流不可或缺的部分,它們在生命一開始就生起了。

那麼生命之流,也就是名色之流是因何而生?

是因為意識的遷流,時時刻刻,生生世世。

而為何會有意識的遷流?佛陀發現它是因為行sankhara,心的習性反應而起。

每個反應都推動著意識的遷流,這個遷流因為習性反應的推力而長流不斷。

那麼為何會有反應發生?佛陀看出這是由無明而起。

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不知道自己如何地在起反應,因此也就不停地在造作業行

只要無明存在,苦就長存不去。

苦集的根源,最根本的原因,是無明。

從無明開始了鍊結的「十二緣起」,讓人生出如山的苦。如果無明可以根除,苦難也隨之而盡。

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?怎樣才能打破十二緣起的鍊結?

生命之流、名色之流早已經開始,自殺也無濟於事;這只會更造新苦。

我們也無法去除感官的存在,因為這是自我毀滅。只要感官存在,就一定會和六境接觸,而只要有所觸,身上就一定會生起感受。

我們可以在感受這個環節上,打破緣起的連鎖反應。
過去每個感受都造成喜歡或不喜歡的反應,進而發展成很大的貪愛或瞋恨,很大的痛苦。

但現在,你們學著只是以平等心觀察,不對感受起反應,

了解到:「這也是無常,會改變的。」

如此一來從感受生起的是智慧,是對無常(anicca)的了知。

我們停止了苦的輪迴,開始逆轉「緣起」,趨向解脫。

我們不造作新「業」(習性反應)的任一時刻,舊業就會浮現到心的表層,伴隨而起的是身上的感受。

如果我們保持平等心,它就會消失,另一個舊的業行又起而代之。

我們繼續對身體感受保持平等心,舊業也繼續生起又滅去,一個接著一個。

如果我們因為無明而對感受起反應,那就是在造作業行,倍增痛苦。

但如果我們培養出智慧,不對感受起反應,那麼業行就會陸續根除,痛苦也根除了。

這是一條出離痛苦的大道。

隨著修行,你們會發現你們不再纏縛新結,舊的纏結也自然鬆解。

慢慢地你們會進展到一個階段,所有造成新生及新苦的業行盡皆根除,這個階段就是完全的解脫,完全的證悟。

要開始修行,並不需要先相信前世及來生。在修行內觀時,當下此刻才是最重要的。

現在這一生中,我們一直造作業行,一直在使自己痛苦。

此時此地我們就得打破這個習性,開始從痛苦中解脫出來。

只要你如法修行,總有一天你可以根除所有的舊業,並且不再造作任何新業,而自所有痛苦中解脫。

▋內觀修行第六日 看見小時候「生存策略」的根源,以及限制性信念。

在下午禪堂中,正在調整蒲團,準備上座用功時,覺得這個情景,讓我回想到回到小學一樣。

要努力地去習慣自己陌生的事物與感受。

看見剛上小學時的自己,努力習慣著課桌椅一樣。

怎麼坐都不舒服,要好努力地才能習慣。

還有練習拿筆寫字,我的字從來都沒有寫好看過,手指總是痠得要命,因此也很挫折。

坐上蒲團後,小一小二時導師王靖淑老師的笑容,也浮現出來。

她的笑容好溫暖啊,我記得她對我很好。

「為什麼我會喜歡她呢?」這樣好奇的念頭也在腦海中升起。

與往後求學過程中,總是與老師疏離的關係比起來。

當時特別感受得到被欣賞和被愛的階段,顯得更加珍貴。

我發覺自己在陌生、不熟悉的環境中,很努力地的追求自己的學業表現良好。

彷彿自己只有透過考試成績第一第二名,才能得到讚賞與關注似的。

考第三名就已經是覺得考差了,大人不會愛我了。

明顯是一種焦慮型依附的反應。

昨天會感到無聊,原來是因為發現

「現在只剩下自己了,沒有人會給我鼓勵跟關注。」所以覺得失落。

我看見了小時候的自己,為了對付陌生以及不熟悉的環境。

所發展出來的生存策略:

「只有透過不斷地不斷地努力,我才會被人看見,我才會被喜愛。」

也可能帶著對父母的失望,同時自己也會因為自己竟然有這樣的失望,而感到愧疚與罪惡感。

於是6、7歲左右時,小子頡產生了這樣的信念,用來保護自我,也讓自己可以不用去面對那些複雜的情緒。

「我只要功課表現好,就會得到愛了。」

這時的王老師,或許只是剛好在那樣的時空脈絡下,看見了我的努力,給予了我欣賞和鼓勵。

因為我的努力被看見了,被讚美了,我就好喜歡好喜歡她。

滿足了小時候的子頡,對於「重要他人」的欣賞與鼓勵的需要。

▍相由心生 某種限制性信念的起源

而這樣「信念」和它想要保護的「自我」,以及沒有流動與被接納的「內在情緒」。

從「未竟事宜」演變成了一個限制性的信念,影響了我至今的人生。

*未竟事宜:「指未能表現出來的情緒或感受,如怨恨、憤怒、痛苦、焦慮、悲傷、罪惡感、遺棄感等。

未被充分覺知的情緒,會徘徊在背景中,並以許多可能的方式於當下的生活中浮現,干擾生活中與他人的接觸連結。

直到當事人願意面對並處理未能表達的情緒感受後,未竟事宜才會過去。」

–《諮商與心理治療》

「只有好努力好努力,我才能得到愛。」

這樣的信念,讓我變得自己求來了一個不輕鬆的人生。明明你知道可以怎麼輕易做到的。

所以我也以為必須要很努力很努力,非常地用力的,才能賺到錢。

才能得到好的關係,才能被愛。

我看清楚了!但造成這辛苦的根源,就只是一個小孩子對於愛的渴望而已啊。

 

「你不用那麼用力的表現啊!我知道你是誰,你可以放輕鬆一點的。」

謝欣翰的聲音又出現了。

相由心生,你所經歷的體驗正是你所相信的信念。

於是後來的人生所經歷的故事,彷彿也像當初六七歲時,小子頡的那顆渴望愛的心似的展開了。

我很努力地在事業上,或者感情中努力,但總是要好努力好努力地,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被接納的。

而總是並不輕鬆,也沒有好的結果。

而我現在看到了問題的根源了!

不能怪別人。這都是我自己造成的!

但那根源,是來自一顆希望被父母和老師接納,被喜愛的心啊!

我流下心疼小時候自己的眼淚,我第一次在內觀時感到好深好深的悲傷。

 

小時候的自己,幼稚地以為這樣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了。

他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,這樣的緊張讓他在30年後還在持續一樣的課題。

「我必須很努力才能得到愛跟接納。」

小子頡真的已經很努力了哦!

我想對6、7歲時候的子頡說:

「你已經做得很棒了!你後來考上了最好的高中跟大學哦!」

「你做過了很多人想像之外的冒險,你曾在恆河邊住了快一年呢!」

「你長大之後會跟很棒的女孩談戀愛哦!還差點結婚呢。」

「嘿!你知道你長大之後可以連續靜坐十天不說話嗎?還報名兩次哩!」

我小時候的感受太多、太敏感,為了避免自己受傷,只好用「抽離」來隔絕感受。

以免陷入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的不安全感中。

我想起小時候朝會曬太陽時,往往一直過敏打噴嚏。

小學時期沒有穿襪子便覺得沒有安全感,不得體而不敢出門的心情。

「蔡國壯是1號,張肯維是9號,

而你是一年愛班19號

年紀最小的男孩。」王靖淑老師去年傳給我的訊息。

想到其他小學同學大都已經結婚生子了,通常在這個年紀,事業也開始有了些成就。

而我還在這邊,觀察著我身體的感受,希望改變我的習慣與命運。

我拿出手帕,靜靜地擦去了臉上的淚水。有點希望沒有人看見。

(事實上其他人應該大都閉著眼睛吧,誰要看你啊。)

助理老師才剛走進來,坐上位子。

剛剛那一切畫面跟思緒,其實只是短短幾分鐘內的蒙太奇。

巴利文的唱誦聲開始,修行又繼續開始了。

晚上的靜坐,都帶著悲傷的,憂鬱的心情,悶悶的過去了。

在床上很快地就睡著了,希望明天會好一點。

▋內觀第六天上課內容:諸行無常 & 感受的本質

法教我們接受「苦」的不幸事實,但也教我們如何解脫痛苦。

因此,這是一條樂觀的道路,同時更是實際和可行的-每一個人只要努力修行,都可以解脫。

用幾個字就可以解釋整條道路:

 

「所有的行都是無常的」(諸行無常)
當一個人經由真知洞見而體會到這層道理,
他就脫離超越了痛苦;
這是一條淨化的道路。

 

「行」在此不僅指心理反應,也包括了這些反應的後果。

每個心理反應都是一粒種子,會帶來結果;而我們一生所經歷的,都是自己行為反應的結果。
也就是自己在過去及現在行為反應(
savkhara)的結果。

因此,意思是「凡是生起的,因緣和合而成的,都將滅去,都將分解消散」。

僅在情感上接受這層道理,或因為信仰,或是知性的接受,都不能淨化心。

必須透過親身體驗自身內生起滅去的過程,在實際上接受才行。

從觀察自己身體的感受,直接體驗無常,這了解才是真智慧,自己的智慧。

由於這個智慧,你才能脫離痛苦。

縱使病痛依舊,但你不再受苦,因你已能靜觀而怡然接受。

我們過去的習慣性心理是推拒痛苦的感受,並尋求愉快的感受。

只要還身陷苦樂的推拒尋求中,心必然仍是焦躁不安,而自身的痛苦也就增加。

但只要學會客觀地觀察感受,心的淨化就開始了,使痛苦倍增的盲目反應舊習性就會慢慢減弱及破解了。

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只是觀察。

這並不意味著修習內觀,便成為植物一般,被動地接受外界危害。

不是的,而是要學習如何主動地行動而非被動地起習性反應。

以前都只是習性反應,而習性反應都是負面的。

現在你正學習如何正確地生活,過真正主動而行的健康生活。

任何困難發生,學會觀察感受的人不會陷入盲目反應。

他會稍等一會兒,對感受保持覺知及平等心,然後才作出決定並採取行動。

這樣的行動必然是正面的,因為心是平靜穩定的;這樣的行動是創造性的,於人於己均有益。

隨著我們學習觀察自己內在的身心現象,漸漸地,我們就會脫離無明,因而脫離習性反應。

習性反應是基於無明。沒有學習過觀察己身實相的人,不知道內在深處究竟發生什麼事,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地以貪愛或瞋恨在反應,產生緊張而使他自己痛苦。

▍佛陀的發明:從感受著手

悉達多.喬達摩就是發現了貪愛與瞋恨的根源。

並且在它們生起處,感受的層次上予以根除,而得到證悟,然後他將自己的體驗教導別人。

他不是唯一教導解脫貪瞋情結的人,在他之前,印度就有人這樣教導。

佛陀也不是唯一教導道德戒律或培養主宰自心的人。

同樣地,在佛陀之前,理性上的、感性上的、與信仰層次上的智慧也已存在。

他教導的獨特點不在上述這些,而在確認出身體的感受是貪瞋開始的關鍵,而且必須由此關鍵下手才能根除。

除非從身體的感受著手,否則就只能在心的表層努力,而內心深處的習性反應仍然繼續不斷。

藉由學習覺知自身的感受,並對感受保持平等心,在習性反應產生之處停止它,這樣你才能脫離苦惱。

這不是要你在信仰上接受的教條,也不是要你在理性上接受的哲學。你必須探究自己來發現真理。

只有當你親身體驗到時,才接受那是真的。聽聞真理固然重要,但那必須導向實際修行。

佛陀的所有教導,都必須經由個人實際的修行和體驗,才能讓他從痛苦中解脫。

▍次原子粒子Kalapa與感受

當我們繼續觀察自己時,將清楚次原子粒子為何生起:它們是由個人給與生命之流(心物之流)的輸入而產生。

物之流需要物質的輸入,分為兩類:食物與生活於其中的空氣。

心之流需要心理的輸入,這也有兩類:現在或是過去的「行」(sankhara)。

假如現在給與憤怒的輸入,心馬上就影響物質,而偏重火元素的次原子粒子開始生起,令人有熱的感受。

如果輸入是恐懼,產生的微粒將偏重於風元素,而會有顫抖的感受。

第二類心的輸入是過去的業行。

每一個「行」都是一粒種子,遲早都會結果。

不管我們播種(產生「行」)時體驗到的是什麼感受,當那個「行」的結果浮現到心的表面時,也會生起同樣的感受。

當某種感受出現時,不應去判定是這四種原因的那一種。

無論任何感受出現,都應該只是接受。

要努力的只是觀察而不產生新的「行」。

如果你能做到不給心輸入新的習性反應,過去的習性反應會自動結果,顯現為感受。

如實觀察,它就會消失滅去。

再度地,因為不起習性反應,另一個舊「行」會浮現。

就這樣,保持覺知與平等心,舊的「行」自動地生起並滅去,一個接著一個:你就能脫離苦惱。

產生新習性反應的舊習性必須要去除,但也只能慢慢來,靠不斷的努力,一次又一次的練習。

這修行方法有效,不是因為什麼魔術或奇蹟,而是因為符合自然的法則。任何人只要開始依照自然的法則修行,必定會脫離痛苦;這是可能實現的最偉大的奇蹟。

 

楊子頡 2024.08.11

前面的集數
【第二次的內觀修行十日課程心得,禁語與觀察身體感受的「冥想」能帶給我什麼?】 第一集

【第二次的內觀修行十日課程心得,禁語與觀察身體感受的「冥想」能帶給我什麼智慧?】 第二集

台灣內觀中心

 

返回頂端